洛阳炼化宏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第一轮)清洁生产审核信息公示
洛阳炼化宏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021年清洁生产审核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信息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清洁生产审核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8号)文件要求,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期间,应对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等信息进行公开。该公司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
洛阳炼化宏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法人代表 |
焦海超 |
企业所在地址 |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大港路2号 |
联系电话 |
15237999152 |
二、企业生产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液态烃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加工生产,拥有先进的APC自动控制装置,拥有12万吨/年液态烃分离装置、2.4万吨/年聚丙烯装置、4万吨/年MTBE及1万吨/年异丁烯联合装置、10万吨/年混合碳四裂解装置、3.4万吨/年双异丁烯装置、8万吨/年碳四精深加工装置和15000Nm3/h空分制氮装置等生产装置。主要产品包括聚丙烯、工业异丁烯、MTBE、乙酸仲丁酯、工业氮气等。
三、企业环保执行情况
宏力化工公司始建于1974 年,主要包括6.6×104t/a 液态烃分离和1.0×104t/a聚丙烯两套生产装置、配套的辅助生产装置及公用工程系统。
2001年宏力化工公司对液态烃分离装置进行扩建改造,液态烃分离装置由6.6×104t/a 改扩建至12×104t/a。
2002年宏力化工公司新增0.8×104t/a 聚丙烯专用生产料生产线,使聚丙烯生产能力从1.0×104t/a增加至1.8×104t/a。2003 年该厂对聚丙烯装置四台旧式聚合釜进行更新改造,改造完成后聚丙烯装置总生产能力为2.4×104t/a。
2004 年宏力化工公司投产建设了20000 吨/年MTBE 及3000 吨/年异丁烯联合生产装置;2005 年宏力化工公司对MTBE 和异丁烯联合装置进行扩能改造,使MTBE 装置的生产能力由20000 吨/年提高到40000 吨/年,异丁烯的生产能力由3000吨/年提高到13000 吨/年;2007 年,宏力化工公司继续对MTBE 和异丁烯联合装置进行扩容改造,使MTBE 装置的生产能力由40000 吨/年提高到80000 吨/年,异丁烯的生产能力由13000 吨/年提高到20000 吨/年。
2007 年宏力化工公司建设了5000Nm3/h 空分制氮项目。
2009 年宏力化工公司建设了10 万吨/年混合碳四裂解装置项目,为气分装置和聚丙烯装置提供原料。
2013 年为配合洛阳分公司1800 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宏力化工公司建设10000Nm3/h 空分制氮项目。
2014 年宏力化工公司建设了碳四精深加工项目,年产8 万吨/年乙酸仲丁酯。
2015 年,宏力化工公司建设了MTBE 及异丁烯联合装置扩容改造项目(二期),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增上4 台650m3 的液化气球罐,对宏力化工公司碳四精深加工装置的副产的部分碳四(液化气)进行储存,作为产品经槽车运输外售。
2018 年,宏力化工公司研究决定将原MTBE 装置一单元进行异丁烯叠合技术改造,生产双异丁烯产品。目前,项目环评已取得洛阳市生态环境局的环评批复,批文号为洛环审[2019]07 号,目前已建成投入试运行,正处于调试阶段,准备开展环保竣工验收。
宏力化工公司已经完成了排污许可证的申领工作,于2019年6月19日取得了洛阳市生态环境局颁发的排污许可证,证书编号为: 914103066148220096001P,企业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频次进行监测,并定期上传季度和年度执行报告。
四、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A.企业主要污染物产排及治理措施
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
(一)废气
企业废气主要为:导热油炉尾气、碳四裂解装置加热炉尾气、物料装卸车废气、罐区大小呼吸废气、装置区跑冒滴漏、污水提升池废气、聚丙烯装置包装工序废气、装置开、停工或生产不正常时从安全阀排出的烃类气体,生产过程中装置排出的不凝气等,具体治理措施如下:
(1)导热油炉尾气
MTBE 和异丁烯联合装置导热油炉(目前异丁烯装置停产,导热油炉停用,导热油炉额定功率为1400kW,折合蒸汽锅炉吨位为2t/h)采用副产的碳四燃料气为燃料,导热油炉主要为异丁烯装置中的裂解反应器供热,根据调查现有工程异丁烯装置自2011 年完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后由于市场因素一直处于停产状态。
导热油炉投运前进行环保改造,安装低氮燃烧器,安装后导热油炉燃烧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SO2、颗粒物及NOx 均满足现行排放限值要求。
(2)碳四裂解装置加热炉尾气
碳四裂解装置加热炉采用企业自产的脱硫燃料气为燃料,主要污染物为SO2、NOx 和烟尘,2017年宏力化工公司对碳四裂解装置加热炉进行了环保改造,每台加热炉均安装了低氮燃烧器。
(3)物料装卸车废气
物料装卸车过程中挥发气散逸进入环境空气中形成无组织废气排放源,宏力化工公司装卸车鹤位设计13 个,2017 年厂区针对装卸车安装1 套油气回收装置,采用冷凝+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处理,设计油气回收处理能力为400Nm3/h,油气处理效率≥99%,经风机通过油气管道送至油气回收系统(冷凝+活性炭吸附)进行处理后排放。
(4)罐区大小呼吸废气
厂区内的主要液体物料储罐(包括MTBE 罐区1#、MTBE 罐区2#、轻烃罐区)在内浮顶储罐的基础上加装油气回收系统,内浮顶罐大小呼吸产生的非甲烷总烃通过内浮顶罐呼吸孔收集,然后送至厂区火炬焚烧处理。
(5)装置区跑冒滴漏
宏力化工公司自2017 年起,分别对厂区现有装置开展了泄漏修复与检测,并对厂区装置及设施漏点进行了修复,减少了VOCs 排放。采取上述处理措施后厂界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浓度最大为0.59~0.70mg/m3,全厂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满足现行的《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非甲烷总烃4.0mg/m3),同时满足河南省《关于全省开展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工作中排放建议值》石油化学行业要求(非甲烷总烃2.0mg/m3)。
(6)污水提升池废气
污水提升池加盖密闭后的少量无组织排放有机废气,经密闭管道收集后送至1 套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处理后经15m 高排气筒达标排放。
(7)聚丙烯装置包装工序废气
聚丙烯装置主要为聚丙烯生产装置正常生产过程中氮气置换废气、聚丙烯包装工序的袋式除尘器尾气,该套聚丙烯装置于2013 年停产,液态烃分离装置生产的精丙烯全部供给洛阳分公司,聚丙烯装置开工前,针对包装工序袋式除尘器进行改造,通过更换高效除尘滤袋、提高过滤面积等方式提高除尘效率,确保聚丙烯装置废气排放浓度满足现行排放限值要求。
(8)装置开、停工或生产不正常时从安全阀排出的烃类气体,生产过程中装置排出的不凝气,排入现有火炬系统进行处理。
(二)废水
企业装置罐区初期雨水、储罐切水、碳四裂解空冷塔溢流水和火炬水封罐溢流水,经各装置收集池排入化一初期雨水池后,送洛阳石化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经循环水场处生活污水池送洛阳石化污水处理厂处理。循环水排污水进入循环水排污回用设施,经过一体化净水器、超滤、反渗透装置处理后,将产水回用,部分浓水外送洛阳石化污水处理厂处理。
双方签订有排放协议,洛阳分公司含油污水系统出水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表1 标准后,部分回用,剩余部分通过二道河最终进入黄河。
(三)噪声
高噪声设备主要包括生产装置和辅助工程各类高噪声设备,其声源值在85~90dB(A)之间,均采用了隔声、消声、减振等措施进行治理。
(四)固废
企业固废分为一般固废和危险固废。公司厂区内设置有360m2的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规定进行建设,采取了“四防”措施。库房地面及内墙均采取了防渗措施,并采取措施(加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警示标识清晰,责任标识完好,无损坏,容器标签注明废物类别、危害性以及贮存时间等内容,满足危险废物的储存要求。
危废间建立有危废台账,并如实和规范记录危险废物贮存情况。
公司固废处理情况如下表所示。
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
名称 |
主要成份 |
类别 |
处理去向 |
空分废分子筛 |
SiO2 |
一般固废 |
交由危废处置单位预处理后综合利用 |
废水解剂 |
Al2O3 |
危险废物 |
|
废脱硫剂 |
ZnO |
危险废物HW23 |
经厂区危废暂存间收集后,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
废润滑油 |
矿物基础油 |
危险废物HW08 |
|
废碱液 |
NaOH等 |
危险废物HW35 |
经厂区危废暂存间收集后,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
废醚化催化剂 |
阴离子树脂 |
危险废物HW50 |
经厂区危废暂存间收集后,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
废裂解催化剂 |
SiO2 |
危险废物HW50 |
|
空分废滤芯 |
纸 |
一般固废 |
交由危废处置单位预处理后综合利用 |
碳四废鲍尔环填料 |
PVC |
危险废物 |
|
废叠合催化剂 |
阳离子树脂 |
危险废物HW13 |
经厂区危废暂存间收集后,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
废醋酸净化剂 |
阳离子树脂 |
危险废物HW13 |
|
废酯化催化剂 |
阳离子树脂 |
危险废物06 |
|
废瓷球 |
Al2O3 |
危险废物HW06 |
|
废导热油 |
二甲苯乙醚 |
危险废物10 |
|
废活性炭 |
活性炭、油 |
危险废物49 |
B.企业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
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
污染类型 |
标准名称及级(类)别 |
污染因子 |
排放标准 |
||
有组织废气 |
边界浓度限值(mg/m3) |
||||
废气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
非甲烷总烃 |
其他有机废气去除效率≥97% |
≤4.0 |
|
废水处理有机废气收集处理装置≤120mg/m3 |
|||||
甲醇 |
排放浓度(mg/m3)(基准含氧量3%) |
||||
≤50 |
|||||
颗粒物 |
20 |
||||
二氧化硫 |
50 |
||||
氮氧化物 |
100 |
||||
河南省《关于全省开展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工作中排放建议值的通知》 |
污染因子 |
排放标准 |
|||
有组织排放 |
企业边界 |
||||
建议排放浓度mg/m3 |
建议去除效率 |
≤2.0 |
|||
非甲烷总烃 |
其他有机废气排放口≤100 |
≥97% |
|||
废水处理有 机废气收集 处理装置 ≤100 |
/ |
||||
噪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 )3类标准 |
噪声 |
昼间65dB(A) |
||
夜间55dB(A) |
|||||
固体废物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及其2013修改单标准 |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及其2013修改单标准. |
C.污染物排放情况
具体监测情况如以下各表所示,均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企业于2021年4月(报告编号:MOLT202104314)委托河南摩尔检测有限公司对污染物排放口进行了监测,检测结果如以下各表所示,均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废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检测结果(一)
设备名称 项目 |
检测时间 |
监测频次 |
流量(干标m3/h) |
颗粒物排放浓度 (mg/干标m3) |
颗粒物排放速率(kg/h) |
二氧化硫排放浓度 (mg/干标m3) |
二氧化硫排放速率(kg/h) |
氮氧化物排放浓度 (mg/干标m3) |
氮氧化物排放速率(kg/h) |
氧含量(%) |
|||
实测值 |
折算后 |
实测值 |
折算后 |
实测值 |
折算后 |
||||||||
H-201A排放口(DA001) |
2021.4.20 (07:32-09:04) |
第1次 |
1.06×103 |
2.3 |
2.6 |
2.44×10-3 |
6 |
7 |
6.36×10-3 |
68 |
76 |
0.072 |
4.8 |
第2次 |
1.09×103 |
2.9 |
3.2 |
3.16×10-3 |
6 |
7 |
6.54×10-3 |
69 |
76 |
0.075 |
4.7 |
||
第3次 |
1.07×103 |
2.0 |
2.2 |
2.14×10-3 |
7 |
8 |
7.49×10-3 |
70 |
77 |
0.075 |
4.7 |
||
平均值 |
1.07×103 |
2.4 |
2.7 |
2.58×10-3 |
6 |
7 |
6.80×10-3 |
69 |
76 |
0.074 |
4.7 |
||
H-201B排放口(DA002) |
2021.4.20 (09:48-11:10) |
第1次 |
1.15×103 |
1.8 |
1.9 |
2.07×10-3 |
9 |
9 |
0.010 |
65 |
67 |
0.075 |
3.6 |
第2次 |
1.11×103 |
3.4 |
3.5 |
3.77×10-3 |
9 |
9 |
9.99×10-3 |
67 |
69 |
0.074 |
3.5 |
||
第3次 |
1.16×103 |
2.5 |
2.6 |
2.90×10-3 |
9 |
9 |
0.010 |
65 |
67 |
0.075 |
3.6 |
||
平均值 |
1.14×103 |
2.6 |
2.7 |
2.91×10-3 |
9 |
9 |
0.010 |
66 |
68 |
0.075 |
3.6 |
||
H-201C排放口(DA003) |
2021.1.6 (11:56-13:18) |
第1次 |
1.08×103 |
2.7 |
2.9 |
2.92×10-3 |
12 |
13 |
0.013 |
68 |
73 |
0.073 |
4.2 |
第2次 |
1.09×103 |
3.3 |
3.5 |
3.60×10-3 |
13 |
14 |
0.014 |
70 |
75 |
0.076 |
4.2 |
||
第3次 |
1.12×103 |
3.1 |
3.3 |
3.47×10-3 |
12 |
13 |
0.013 |
71 |
76 |
0.080 |
4.2 |
||
平均值 |
1.10×103 |
3.0 |
3.2 |
3.33×10-3 |
12 |
13 |
0.013 |
70 |
75 |
0.076 |
4.2 |
||
注:基准含氧量:3% |
废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检测结果(二)
设备名称 项目 |
检测时间 |
检测频次 |
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 (mg/m3) |
废水提升池废气排放口 |
2021.4.20 |
第1次 |
4.39 |
第2次 |
5.99 |
||
第3次 |
7.60 |
||
平均值 |
5.99 |
||
油气回收排气筒(DA005)出口 |
2021.4.20 |
第1次 |
6.88 |
第2次 |
7.28 |
||
第3次 |
9.62 |
||
平均值 |
7.93 |
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检测结果统计表(一)
检测时间 |
检测频次 |
检测点位 |
非甲烷总烃(mg/m3) |
备注 |
2021.4.20 |
第一次 (10:30) |
储罐上风向 |
0.76 |
气温12.4℃, 气压97.7kPa, 北风, 风速2.0m/s |
储罐下风向1# |
0.85 |
|||
储罐下风向2# |
0.93 |
|||
储罐下风向3# |
0.86 |
|||
第二次 (11:40) |
储罐上风向 |
0.78 |
气温12.3℃, 气压97.7kPa, 北风, 风速2.1m/s |
|
储罐下风向1# |
0.81 |
|||
储罐下风向2# |
0.91 |
|||
储罐下风向3# |
0.88 |
|||
第三次 (12:50) |
储罐上风向 |
0.77 |
气温12.6℃, 气压97.6kPa, 北风, 风速1.8m/s |
|
储罐下风向1# |
0.90 |
|||
储罐下风向2# |
0.88 |
|||
储罐下风向3# |
0.90 |
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检测结果(二)
检测时间 |
检测频次 |
检测点位 |
非甲烷总烃(mg/m3) |
甲醇 |
乙酸 |
备注 |
2021.4.20 |
第一次 (07:00-07:40) |
厂界上风向 |
0.5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气温12.9℃, 气压97.6kPa, 东北风, 风速1.9m/s |
厂界下风向1# |
0.63 |
未检出 |
未检出 |
|||
厂界下风向2# |
0.70 |
未检出 |
未检出 |
|||
厂界下风向3# |
0.69 |
未检出 |
未检出 |
|||
第二次 (08:10-08:50) |
厂界上风向 |
0.56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气温13.1℃, 气压97.6kPa, 东北风, 风速1.7m/s |
|
厂界下风向1# |
0.71 |
未检出 |
未检出 |
|||
厂界下风向2# |
0.68 |
未检出 |
未检出 |
|||
厂界下风向3# |
0.65 |
未检出 |
未检出 |
|||
第三次 (09:20-10:00) |
厂界上风向 |
0.55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气温12.5℃, 气压97.7kPa, 北风, 风速2.1m/s |
|
厂界下风向1# |
0.64 |
未检出 |
未检出 |
|||
厂界下风向2# |
0.62 |
未检出 |
未检出 |
|||
厂界下风向3# |
0.66 |
未检出 |
未检出 |
废水检测结果统计表
检测点位 |
检测时间 |
检测项目 |
检测结果 |
厂区总排口(DW001) |
2021.4.20 |
化学需氧量(mg/L) |
36 |
总氮(mg/L) |
12.7 |
||
氨氮(mg/L) |
6.03 |
||
pH值 |
7.83 |
||
悬浮物(mg/L) |
24 |
||
总有机碳 |
14.8 |
||
总磷(mg/L) |
1.16 |
||
石油类(mg/L) |
1.92 |
||
挥发酚(mg/L) |
0.088 |
||
样品状态 |
无色、微浊 |
噪声检测结果统计表
检测点位 |
检测时间 |
昼间(dB(A)) |
夜间(dB(A)) |
西厂界 |
2021.4.20 |
57.8 |
48.7 |
北厂界 |
2021.4.20 |
58.3 |
49.3 |